元朝开国皇帝与末代皇帝之外为什么其它多数君主默默无闻答案在于元朝最大的港口
元朝除了开国皇帝忽必烈和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之外,为何大多数君主默默无闻?答案隐藏在元朝最大的港口。自1279年统一全国至1368年的退往大漠,短暂百年的历史里,共传五世十一帝,其中忽必烈和妥懽帖睦尔两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中间九位皇帝仅执政40年,平均每位四年左右,这频繁的更迭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死于非命的皇帝英宗遭铁木迭儿义子铁失刺杀后,内乱不断,每位新君如换马般快速登场。忽必烈长孙孙铁木尔继位,但随即丞相倒剌拉拥立泰定帝阿速吉吧,而武宗旧部燕铁木尔、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各有所图,最终导致两帝并立,一时难辨胜负,最终明宗被毒杀。
这段百年的历史里,频繁的更替与内乱削弱了元朝的力量,大多数皇帝在位时间不长,只有几十岁或更短。甚至开国太子真金早逝后,其子甘麻剌与弟弟铁穆耳争夺 throne,铁穆耳以亲赐宝座和镇守蒙古地而得胜,是为成宗。而后来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撕毁兄终弟及约,又立其儿硕德八剌为太子,却被自己的儿子天顺帝杀害,再次引发兄弟之间权力的斗争,最终文宗毒杀明宗,以洗刷罪名传给宁宗和惠宗。
这样的兄终弟及传承成为元朝独特特色,但也使得他们无法留下深刻印记。大多数皇帝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显著文治武功,也未能留名青史。在蒙古民族复杂的地理位置上,他们的大型港口成了连接世界的大门,但也是遗忘的一段历史,被夹在宋朝和明朝之间,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