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爆米花从皇帝到民间的奇妙变革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县令;曾祖赵珽,在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他的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后汉初年,他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他往北去以后,在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屡立战功。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并建立了后周政权。在这段时间里,他补任东西班行首,并被授予滑州副指挥使的职位。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即位成为新皇帝,并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此时,他受到了柴荣的器重,被提升为殿前都点检。
显德元年的春天,一场与契丹联军的战争迫近,这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战斗。在此关键时刻,他不仅率领禁军大将张永德夹击敌人,而且亲自上阵,以死拼杀,最终导致契丹联军的大败。这场胜利不仅成就了他的声望,也确保了他在宫廷中的地位。
显德四年的秋天,当南唐齐王李景达派遣援兵来救援淮南时,他再次以勇猛闻名。他不仅击败了李景达,还斩杀了一万多名敌兵。这一系列成功让他迅速崛起,为未来篡夺帝位奠定了基础。
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二夜晚,是陈桥兵变发生的时候。当时,因为北汉和契丹联军可能要发动进攻,这些消息未经证实,但已经引起了一定的恐慌。宰相范质等人决定派遣他率领部队前往抵御。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群亲信趁机煽动将士们拥立他为皇帝,而不是继续执行命令。这场突然的心意变化很快蔓延开来,最终导致他们拥立并宣布他为新君,同时废掉现有的幼主和太后的统治。
随着支持者的增加,他们回到开封城,用“黄袍”作为象征,将其穿戴起来,再一次进行宣誓效忠。他接受这一提议,并对所有的人发出警告:如果他们支持新的统治者,那么他们将获得奖励;反之,如果他们反抗,将面临灭族之罪。而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重要人物,如石守信和王审琦,也加入了这一运动,不久之后,即宣布废除原来的政权,并正式登基成为宋朝的第一位皇帝——宋太祖。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中,他成功地消除了其他割据势力,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使得宋朝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