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座李商隐诗词中的情感深度
【家世】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其祖籍河南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他自称与唐朝皇族同宗,但官方属籍文件未能证实其皇族血统。他的高祖曾任美原县令,而他的父亲在出生时担任获嘉县令。
【生卒年考】
李商隐的确切出生年份有多种说法,冯浩主张元和八年(813)为其出生年,而张采田则认为是元和七年(812)。大部分学者支持冯浩的观点,因为《文选·上崔华州书》中提到“余生二十五岁矣”,并且在开成二年的春季,他才25岁,这意味着他是在元和八年出生的。
【早年生活】
在10岁前后,李商隐的父亲去世,他与母亲、弟妹们回到故乡生活。在家中作为长子,他承担起撑持门户的责任。为了贴补家用,他曾为别人抄写书籍。早年的贫困生活对他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忧郁、敏感、清高,并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应举之路】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李商隐坚持参加科举考试。他初次应试可能是在文宗太和二年的晚期,即公元828年左右,也有人推测可能更早一些。在一次失败之后,他写下了《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表达了对成功不懈追求的心态。当令狐楚资助他的学习并鼓励他结交子弟时,李商隙骈体文写作技巧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使他对仕途充满信心。
【步入仕途】
最终,在开成二年的末尾,即公元837年的冬天,经过多次努力,李商隐考取进士资格。这一年底,不幸的是,当值考官之一的令狐绹病逝。不久后,王茂元聘请他为泾原节度使幕僚,并将女儿嫁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使得 李氏陷入牛党与李党之间纠缠不休的情势之中。尽管如此,在王茂元女儿王晏媄成为妻子的婚姻生活相对幸福安宁,与她相处愉快。但随后的仕途经历并不顺利,被除名后再次尝试,最终取得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为官员身份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