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文南朝吴均的自然风光
我,李书文(1862~1934年),出生于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良村,是一个光明磊落、疾恶如仇的人。我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守乡里,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我幼时首拜八极五世传人张景星为师,习练八极拳三年。后拜在师伯黄士海门下习练大枪六载。黄士海(1829~1914年),是我大中、张克明亲传的老师,他曾以卓越武功受六品顶戴。我在师门习武期间,由于天资聪敏,力大惊人,又肯勤学苦练,所以倍受李大中、张克明二位师祖厚爱。我的家离师门相距约7.5公里,我每天晚上在师门练习一个时辰。在往返的路上,我不像别人一样正常赶路,而是一步一拳,一步一掌,一步一肘练着走。
我以超常的毅力,获得了超常的劲力。我几年的坚持和努力,让我的功夫突飞猛进。在家附近捋桩靠桩,将碗口粗的枣树、槐树多被我练拳脚震死,使它们成为我的练功桩;从50公斤到300公斤的大沙袋,我掌击、肘顶、肩撞、背靠,不知打烂了多少条;对准粗树或细树,都能轻易地扎穿,对准插好的高粱秆,也能毫不费力地扎入。
昼夜不停地锻炼,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我经过十二年的勤学若练,最终集四位前辈之长成就了一套独特的技击风格。当我挥动大枪时,它仿佛是划破云层直达蓝天的一道闪电;当我扎枪时,那些看似虚幻却又实实在在的目标,如同流星般快速逼近,每一次都是完美无瑕。
据《沧县志》记载:我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室内排掌击空,即使五尺之远也能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即便蝇落至壁面,也留下痕迹。此外,我还帮助族亲收粮挑重物,或盖房梁挑檩条,都显现出了非凡的手腕和力量。
有人说:“神枪李书文”的功夫,他们无法模仿。他用大枪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车轱辘,就像是摇风车似的转圈子。他经常这么做,却毫不费力。这份非凡的能力让我早期甚至入选清末皇帝御前侍卫队武术总教习,并且他的徒孙霍庆云成为御前侍卫。而刘云樵,在七岁那年便拜访并学习自他,这段时间里,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和勇气,与日本剑道高手太田德三郎进行过激烈对决,更是证明了他与众不同的实力。
随着时间推移,我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的精神遗产依旧影响着后来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