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贸易与经济 > 杨蒲生京剧名家大联唱的研究者与演绎者

杨蒲生京剧名家大联唱的研究者与演绎者

杨蒲生自幼便在舅父的带领下,频繁踏足剧场。上初中时,他深受中戏校学生演出的魅力所吸引,每逢周日白天,都会前往大众剧场欣赏他们的实习表演。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对每出的一次戏都保持着极高的关注,不仅看了无数遍,还仔细记录下每一次观看的心得,并贴上票根,珍藏为宝。他追踪刘秀荣32场《白蛇传》的演出,就连续看了32场,以此来珍存一份宝贵的资料。这份资料不仅在中戏档案库里难寻,而且连海外收藏家也愿以高价购买,但杨蒲生却没有动心卖出,只是于2001年中戏建校60周年时,将其无偿赠予了学校。在盛大的赠与仪式上,6位研究生轮流推着他的轮椅,把他安全送到楼上的会场。而后,这份珍贵资料被编纂成书名为《回首当年》,成为京剧研究史上的重要文献。

2012年,杨蒲生又将自己从1951年至1966年的所有看过的大型院团演出的戏单,无私奉献给了首都图书馆。首图从其中精选几百份历史性的材料出版了一本名为《菊苑留痕》的巨册。这两部著作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京剧演出记载的空白,是杨蒲生的另一项杰出的贡献,也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视金钱如浮云的人格魅力。

此外,他还与穆守荫合作撰写了一本名为《老三届与园丁》的书籍,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戏校前几届学生和老师们轶事风采,这本书在戏曲界广泛传颂。此外,他们还以“苏武”之笔(取自他们姓氏“穆杨”,音近“牧羊”,故称“苏武”),多次在《戏曲电影报》、《梨园周刊》等媒体发表文章,与业内同仁探讨艺术,使他们成为了京津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知名的资深戲迷與戲評家。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贸易与经济 东晋与南朝梁的...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晋朝后面一个朝代是南朝梁。两者虽同为汉族政权,但因时空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其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政治制度上看,东晋...
宋朝贸易与经济 明清变迁中的小...
明清变迁中的小太极:学者武夫一身兼备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文人武将形象常常被人们所熟知与敬仰。然而,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动画系列—小太极”这...
宋朝贸易与经济 古老传说中的璀...
古老传说中的璀璨篇章:我们的祖国故事 一、神话的起源 在遥远的古代,天地初开时,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实践,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建立起了深刻联...
宋朝贸易与经济 汉字书写的演变...
从哪里来? 在探索汉字书写的历史时,我们首先需要回顾它们最初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40字显示,中国最早使用的是甲骨文,这种文本记录于西周初...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