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吴国学韵味悠长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原籍河南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文学成就卓越,为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在仕途中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他因文才得令狐楚赏识,但遭牛党排斥,最终在牛李两党争斗中求存,以郁郁寡欢之命终。晚唐诗风虽有大不如前,但李商隐却将其推向新高峰,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李义山诗集》流传至今,与温庭筠合称“温李”,风格浓丽,有爱情诗尤为著名。但作品往往深邃难解,一时被誉为“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他死后葬于故乡沁阳。
【家世】
据《新唐书》,李商隐的祖籍是河南怀州河内,他的祖父曾任安阳县尉,而父亲则在他出生时担任获嘉县令。
【生卒年考】
多数学者认为,根据《上崔华州书》的记载,可推断出李商隐出生的时间,大致在元和八年(813)。
【早年生活】
少年时代的贫困生活对他的性格和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同时也养成了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他受到了堂叔父的影响,这位堂叔父是经学、小学、古文、书法通晓之人,对他的才华器重。此外,他还获得了令狐楚的大力支持,并通过与子弟交游提升自己的骈体文写作技巧。
【应举之路】
在科举考试道路上的失败让他感到烦躁,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低调,不愿意通过结交关系来提高自己的机会。在最终考取进士资格之前,他已经尝试过多次未果。
【步入仕途】
考取进士后不久,即失去了重要支持者的令狐楚。他随后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娶了王茂元女儿。这桩婚姻引发了对牛党和李党身份的问题,最终导致他被除名。不过,在第二次授官考试中,他顺利通过,并获得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之后又被调任弘农县尉,但这段时间里遇到许多挑战,最终因替死囚减刑而受到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