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五大角色探秘柯亭的故事
在一九四八年,我跟随父母迁居至香港,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成为了我京剧艺术之路的起点。后来,在一九七四年,我跨越大洋,迁往了加拿大。在那里,我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共同创立了“沪社”,一个致力于推广京剧艺术的团体。我与当时香港知名票友陈忠和、吴玉麟等人合作,共同演绎了经典剧目《四郎探母》、《白门楼》、《二进宫》,以及其他许多传统戏曲作品。在这些早期的公演中,我扮演了一些小生角色,如杨宗保、吕布等。
为了吸引更广泛的人群观看我们表演,我们开始采取赠票策略,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京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转向公开售票,以确保每场表演都能成功举行。
当我移民到多伦多后,一九七五年,与几位热爱京剧的小伙伴们一起向当地政府注册了“多伦多国剧社”。不久之后,我们就开始对外进行表演,首先是以《二进宫》、《草桥关》、《武家坡》为主要作品。这段时期,“国剧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或条件。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我们自己动手制作服装和道具,比如裁剪龙袍,用颜料勾勒出金色的龙纹;头盔、朝靴、髯口,每一样都是我们的自制品。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终于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并将京剧带给了这个新的环境中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