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游龙戏凤中的程学勤音乐工作者多才多艺反复展现其非凡才华
程学勤,黄梅戏音乐的翘楚,他的故事就如同一曲悠扬的黄梅音调,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时,就被周围的黄梅戏演出和传唱着的民歌深深吸引。童年的他总是跟随着自发组织的黄梅戏团体,目睹他们在田野间流浪演出的壮丽场景,这些经历让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六岁那年,他偶遇了一位瞎眼算命先生边走边拉二胡,那优美的声音像魔力一样吸引了他。他追随着这位老者十里路,不知疲倦地听着二胡声响,而当回到家中时,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打。但这一打并未阻止他的热爱,只增添了一份坚持。
上学后,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坐在民众黄梅戏剧团排练的地方,一直等到他们散去。他的天赋很快显露出来,他不仅学会了拉二胡,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蟒皮制成的二胡。1954年,当他还只是初中生的时候,便被剧团招募为主胡演奏,这是他的第一步踏入舞台之门。
1955年,程学勤结识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对《春香传》中的旋律赞叹不已。这次见闻激发了他写作曲的心愿,从此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凭借对音乐无限热爱和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作曲家。在半个世纪内,程学勤创作出了204部作品,其中包括多部获奖作品,如《渖婿招婿》、《公主与皇帝》等,以及获得“金鹰奖”、“飞天奖”的电视剧《黄山情》、《桃花扇》和《山乡情悠悠》,这些都证明了他的才华与影响力。
尽管荣誉纷至沓来,但程学勤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否赢得老百姓的心。他坚信要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努力保持原汁原味,不断创新,以新面貌展现在观众前。此外,他也强调音乐创作应该追求个性和生命力,使其能够感染每一个听者,这对于他来说,是最高尚的事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