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唐朝诡事录百科
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此时正是唐朝宫闱多事之秋。在他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则天与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
垂拱三年(687年),武则天命四岁的李隆基继承了大哥弘生的香火,并封他為楚王。永昌二年的春季,他被过继给了弟弟弘和作嗣子。
景龙二年的夏初,他随父亲移居东宫,在那里度过了七个春秋。他曾经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而被杀害,但后来又恢复原职。这两次事件发生在他五岁和六岁的时候。
景龙四年的冬季,他以十四岁的年龄开始参与政事,被任命为潞州别驾,这是在他的十七岁之后。当时他仍然处于幽禁状态,不得不由家人照料。但很快地,他就成为了一名有权力的官员,并且逐渐积累了大量支持者和力量,最终发动“神龙革命”,推翻韦后统治并重新将国家交还给了睿宗。
此后不久,睿宗决定禅让位于他的儿子,而不是传统上的嫡长子宋王 李成器,因为他们认为这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以解决国家危机的问题。而当太平公主试图干预这一决定并推举自己的儿子作为新君候选人的时候,她遭到了拒绝。她一直对这个结果感到不满,并试图篡夺权力,但她的努力最终失败了。最后,她甚至不得不请求她的侄子赐死自己以表明忠诚。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无法阻止她想要控制整个帝国的事情发生。
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多关于政治斗争、阴谋活动以及内部矛盾不断加剧的情况出现,其中包括一系列暗杀计划、一场叛乱,以及许多其他各种各样的策略战术。不过,无论这些事件如何发展,它们都没有改变历史进程,也没有能真正影响到结局,即使有一些显著的人物变化也不能阻挡历史向前发展的一步一步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