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美人古言中的钟仪湖北名人公元前601年至前560年生平资料
钟仪,公元前601年至前560年,是楚共王时期的郧邑(今湖北安陆)行政长官,被尊称为“郧公”,并且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古琴演奏家,他的家族世代担任宫廷琴师。据记载,在楚共王七年的某一年(公元前584年),他随同令尹子重一同攻打郑国,但在战中被俘,并被郑人献给了晋国。在晋都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过了两三年多时间作为囚犯生活。他在囚禁期间,对故土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不断地面壁而泣。
当时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晋景公视察军事仓库时,发现钟仪仍旧佩戴着楚国的帽子,便询问他的家世背景,钟仪回答说自己先辈都是乐官。景公听后,就让他弹奏古琴,他便演奏起了楚国的乐曲。当景公再次提及楚共王的事迹时,钟仪没有说任何不利的话,这显示出他对国家和君主有极高敬意。景 公因此对他的品德感到钦佩,并以优厚礼节接待他。当时国内外矛盾激化, 晋景 公决定释放钟仪,让他归还楚国,同时通过这位囚犯传达和平谈判的愿望。返回后,楚共王迅速派遣使臣——其子辰,与晋国进行外交交流,以此巩固友好关系。此事件也成为了“楚囚对泣”这一成语故事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