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穿越已婚妇女如同驾驭几辆骡车返乡但事实上她们的心灵却装载着重重的砖头
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在殿试中一举成名,高中一甲第四名,但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让他顺利展现才华。在翰林院的朝贺仪式上,由于他的外表不符合宫廷对官员的审美标准,他被调往户部。雍正帝闻讯后并未惩罚他,而是因为孙嘉淦的廉洁为人,因此给予了升迁机会,让他管理国家的钱粮。
在这方面,孙嘉淦表现出色,不仅没有贪污,还将国库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得雍正时期国库收入大增,被提拔为户部侍郎。然而,当孙嘉淦决定告老还乡时,他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沮丧。他从未攒下过几个钱,只能以穷酸模样回到故乡,这样的形象不仅遭到了乡绅们的讽刺,也让朝廷失去了面子。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孙嘉淦决定采取行动。他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然后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以此作为回家路上的辎重。当这些木箱浩荡地启程回家时,它们看似沉重实则空虚,就像那些砖头一样代表着他的清廉与坚持。
1753年12月,孙嘉淦去世,他七十一岁那一年,被谥号“文定”。史书评价他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物,在雍正帝眼中,只有孙嘉淦一人能够勇于直言。此刻,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装满砖头的木箱其实是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坚守几十年的清廉作风,无疑是一项非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