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炬火杨侑最后一位皇帝的沉浮元末图腾辽阔帝国的遗韵与凋零
杨侑,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生于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母韦妃。自幼聪明、气度非凡,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代王。随隋炀帝亲征高丽时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被拜太原太守,不久镇守京师。大业十三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更名“义宁”,但实际上不过是李渊扶立的傀儡。义宁二年三月隋炀帝死后,李渊见称帝时机成熟五月十四日逼他退位自立称帝改国号唐,是为唐高祖降杨侑酅国公闲居长安去世武德二年遇害或病死谥恭皇帝葬庄陵今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无子嗣族子袭酅国公爵位。
杨侑人物早经历生于大业元一岁,是隋炀帝杨广孙,元德太子第三子母韦妃。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被封陈王后改代王食邑万户。随父亲征高丽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岁跟从父巡幸晉阳拜太原太守不久镇京师。大業十三歲五月十五日李渊起兵攻入長安十七日遙尊父為太上皇擁立我為皇即刻在大興殿正式登基更名義寧。
然而僅有少年之身,我乃實際無權力之君,在義寧二歲三月父駕崩後,我亦隨之失勢於五月十四日,其兄長賴稽遂迫我退位,而兄長則繼續稱制,並改國號為唐。我終於武德二載遭遇悲劇,或說病逝,或說遇害,但確定的是,我僅15歲時便告终結。而我最終得以謚號恭皇帝,並葬於今日陝西省乾縣陽洪鄉乳台村南500米處。
评述:
《史记》中魏徵等人评价:“性聰敏,有氣度。”又言:“恭 帝 年 在 幼冲,以家多难,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此意深沉,如同一首曲调,却透露着哀愁与无奈。此外,《北史》也对其进行了相似的描述:“恭 帝 年 在 幼冲,以家金难。一人失德,一天下乱;群盗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至于他的家族背景,他曾祖父是开国皇帝杨坚,而曾祖母则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他们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父亲则是著名的隋炀帝,而母亲韦妃则是一位普通贵妇。在家庭成员中,他有两个兄弟,其中一个叫燕王杨倓,还有一個叫越王杨侗。
至于他的陵墓,即所谓的“庄陵”,位于今天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这是一个平地兴建的大型冢墓,其形制规模都较靖陵为大,但目前地面已无任何建筑物,只剩下一些遗迹和盗洞。这座陵墓是在文革期间被破坏的一部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情况。但即使如此,它依然承载着许多历史故事和秘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接近过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