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什么钟仪湖北名人简介公元前601年前560年
钟仪,公元前601年至公元前560年,是楚共王时期的郧邑(今湖北安陆)行政长官,亦称“郧公”。他不仅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古琴演奏家,而且他的家族世代担任宫廷琴师。据史载,在楚共王七年的某一天(大约在公元前584年),钟仪随令尹子重前往讨伐郑国,但最终被郑军俘虏并献给了晋国。在晋都新田居住了两年多的时间,他被囚禁在兵器仓库中。尽管身处囚笼,但钟仪的心系故土,他对楚国战败之事深感悲伤,不禁泪流满面。他以面壁而泣著称,其爱国情怀溢于言表。
后来,在晋景公十八年的某个时候(大约在公元前582年),晋景公视察军事仓库时,发现钟仪仍然佩戴着楚国的帽子,便询问他的家世背景。钟仪回答说,他先辈曾为乐官。景公听后,便命令他弹奏古琴,并且让他演奏出楚国的乐曲。当 景 公再次提及楚共王的事迹时,钟仪没有说出任何负面的评论,这让景公开心敬佩他对于故土和尊崇君主的情操。
当时内外交困重重,晋国内部矛盾激化,而与外界关系紧张。为了避免与楚国家质斗争, 景 公决定释放了钟儀,让他返回楚国,同时传达了愿意进行和谈的意图。此举得到了结果:回归后的钟儀迅速将消息转达给了他的统治者——即那位名叫“共”的君主。不久之后,继承人之一——太子辰,被派遣作为使臣,与晋国进行友好交流,最终促成了双方之间的一份和平协议。而这段故事也成为了一个成语,即“对泣”,形容人们在遭遇逆境或隔离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高尚情操,不忘故乡、尊敬祖宗。这段故事也记录在《孝感市志》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忠诚、勇气以及文化传承的手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