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末代帝王赵㬎造化弄人天下归于平静
赵㬎(1271年—1323年),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原名恭帝,在位期间,由祖母谢太皇太后和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实际掌握在奸臣贾似道手中。在贾似道的扶持下,他即位为德佑元年(1274)8月12日至2月4日在位。
随着蒙古铁骑南下的压力加剧,南宋朝廷内外开始动摇。咸淳十年九月,元军发起总攻,并迅速突破长江防线。鄂州陷落后,长江防线洞开,大震之下,京师各界寄托希望于贾似道。他被迫出征,但在芜湖与夏贵会合时遭遇失败,最终逃到扬州。
贾似道战败之后,被众矢之的,不仅失去了实权,还被认为是擅权误国的人物,最终被废除官职并抄没家产。在监押官郑虎臣的手中,他最终落尽了身段。
赵㬎虽然有机会学习佛教,并翻译了多部佛教经典,但他对政治无能且早早投降,使得他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失败,最终因触犯元朝法规而被赐死。这场连串的事件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也让人深思国家兴衰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