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黄梅戏中的女驸马程学勤的旋律之谜
程学勤:黄梅戏女驸马韩再芬的旋律之谜
自幼生长在黄梅戏故乡安庆市怀宁县农村,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黄梅戏团体的演出和农村中传唱的黄梅音调及丰富的民歌,给童年时代的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情感的熏陶。从此,程学勤就痴迷上了音乐,六岁时,他碰到一个瞎眼算命先生边走边拉二胡,觉得特别好听,就跟在他后面一直走了10里路,听完后又独自走了10里路返回,回到家还为此挨了一顿打。从此,他就疯狂爱上了音乐。
上中学时,从家到学校要经过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即后来的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他每天晚上上自习时就坐在门口听剧团排练,一直到散戏。
痴迷音乐的程学勤还特别有天分,上小学时他就自学学会了拉二胡,十二三岁时买不起用蟒皮做的二胡,他就自己动手用皮做了一把二胡。因为二胡拉得特别好,1954年,他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进团从事主胡演奏。
1955年,当初次见到了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并听到他的《春香传》之后,对其作品充满羡慕之心。他开始涉足作曲领域,因为没有专业音乐学院系统学习,只能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乐理和 黄梅戲系统知识结构,但对音乐热爱加上勤奋好学,使得他很快胜任作曲工作,并取得成果。在半个世纪内写下204部大、小合集,在同行中无可比拟,是安徽省黃メシ音樂界的一個典範人物。
1984年的《渖婿招婿》获首届戲劇節第一等奖;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獲第二届藝術節作曲獎;1990、1992年的《黃山情》、《桃花扇》獲得“金鷹獎”、“飛天獎”,2000年的《山鄉情悠悠》獲“華表獎”。他的創作經驗積累豐富,以優美動聽、傳統與時代相融為特點,其中一些作品深受老百姓喜愛,而非單靠榮譽賞項。他認為創作者應該有自己的見解,並堅持黃メシ應保持原味唱法,其創作宗旨是“承繼傳統、發展傳統,以新面貌、新姿態展現給觀眾”。
程學勤說過,其實最重要的是能夠讓老百姓喜歡,這對於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是最高榮耀。而韓再芬這位女驸马,她以她的声音将这段历史铭记于心,将她的故事通过程学勤那优美动人的旋律化为永恒。这正是一个悬念式故事——关于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传奇,以及一个传奇如何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