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皇帝召幸珍妃的秘密太监的回忆与宫廷物品
在西安,我们居住于北衙,地方狭小,皇后与皇帝共处一室,中间隔以薄帘。有人说,珍妃之死后,光绪将对她的感情转赠瑾妃,这乃虚构之词,无从而知。光绪孤僻多疑,不轻易改变心意。他早已认定瑾妃不忠诚,与他心无二,以此推断珍妃被冷宫所待、遭受隆裕打骂,他清楚其情形,因此对瑾妃保持冷漠。
辛丑年回銮后,为掩盖老太后的残暴和缓和国内外的反应,说珍妃担忧受辱,在洋人进宫前自投井中殉节,便命珍妃家人下井寻找尸体。这是极大的恩惠,因为嫔妃家属并不许入宫,只有生子时才能进入。
珍妮(即珍贵)出生于光绪二年,她的家族排行第四,有别名五娘。她曾居景仁宫,被册封为贵人,因触犯了慈禧,被降职,再复原位,最终因戊戌变法被幽禁,并在八国联军来袭时被慈禧投入井中去世,她仅25岁。
打捞尸体发生在回銮后的第二年春末,由贞顺门至乐寿堂划定禁区先焚香念经再跳神引魂至景仁宫。娘家的亲人们罗拜在地,而瑾氏则致祭,因为亡者为大而行叩拜礼。在贞顺门东北墙上有一木龛用于祭奠,但没有字迹。
首次打捞的是一块破竹席子,是用来裹着珍妮的据说。当时面目浮肿已经辨识不出五官了。而且因为井口狭小只能拆开进行打捞。并未有皇帝亲临现场的情形。这也是我所听闻的信息之一。
之后光绪要了一顶旧帐子,这是珍妮曾用的常挂于东北三所的地方,他常常对这顶帐子发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接近过任何女人,可以说是对她情深义尽。但他并没有像贾宝玉那样誓言只取这一瓢而饮,只爱俊美,却更爱病弱的情怀,是兼顾二者的。他不是那种能够同时满足“肉”和“情”的人,在花好月圆的时候只是一心热爱着珍妮。在患难同当时,也如汉末乐府描述的一样,一雌一雄,如孔雀般互相依偎,但最终还是悲剧收场,所以决定永远离弃一切男女关系,用古诗中的话来说:“一心无二只有你若有别意天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