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被后世誉为圣人可汗刘弗陵也曾梦寐以求能有其治世平定天下的英明慧眼
隋文帝杨坚:一代伟人,开创盛世
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历史上被尊为“圣人可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是汉族,祖籍河南。杨坚的家族可能与山东寒族有关,而非传统所认为的汉族身份。
在北周时期,杨坚因其才干和忠诚,被任命为柱国、大司空,并封随国公。他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他自己也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宇文赟即位后,对杨坚怀疑不已,但每次都因为他的机智和谦逊而化险为夷。最终,宇文赟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对双方都是一个转机点。
然而,在这期间,庞晃劝他起兵建立帝业,但杨坚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当宇文赟去世后,其子刘弗陵继位,由于年龄小,他让自己的外戚掌握朝政。这给了杨坚机会,他利用内史郑译和刘昉的帮助控制了朝政,并逐渐篡夺了北周大权,最终在581年废除北周政权自立,为隋朝开创基石。
统一天下
接下来,隋军攻灭陈朝并消灭西梁,使得隋朝成为唯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589年的建康之战中,陈叔宝被俘,这标志着南方最后一个独立王朝的灭亡。此时,一统天下的目光落在岭南地区,该地区由冼夫人保境据守直到590年的安抚使韦洸等人的到来,此地也归入隋帐。
开皇之治
结束了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使中国再次实现了一次全国性的统一,是秦汉以来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在这一阶段,不仅结束了胡汉之间的隔阂,还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如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改行五省六曹制,再度调整至三省六部制,为唐代奠定基础;还实施均田制增加税收,同时稳定经济发展;设立常平仓、广通渠以保障粮食供应等措施,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