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即阴阳相合涂县物品的和谐之美
太极拳是我国古代内家武术之一,以意为主导,外形随之。练习时,首重内在的心意与之相辅相成,形成圆润的动作。在其内在运动规律中,“阴阳”哲学至关重要,即以阴助阳,以阳助阴,达到和谐共生。这正是太极拳独特的特点。
真正的太极拳,我认为始于杨露禅之后,其后各家拳法逐渐融入了太极理论,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理论与实践。按照吴式太极拳的要求,一举手一投足都应由意念指引,无需过度用力。太极拳旨在锻炼皮肤感受灵敏性及内外气力的协调。如果仅想主动攻击,便已偏离本宗。
技战术上,太極拳强调“和”与“随”,己方应顺应敌方变化,而非单方面进攻。当遇到外力,要以旋转自如、顺势化解来应对,不讲求主动出击。因此,在练习时必须理解阴阳哲理,并将其作为指导。
每个大体的阴阳,还有小处细微的陰陽互补;运动方式似水流转,可以随机适应——这便区别于外家武术直接冲撞。在战斗策略上,追求“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的状态,即先发制人,但亦需根据对方变化灵活调整。
总结来说,最核心的是意念先行,用心而不是用力。而且并不意味着所有时候都是缓慢,有时也要急切回应。不论是战术还是感觉训练,都重视意识培养,让身体能自由地进行无阻碍地移动,这便是 太極 的艺术所在:中正安舒、缓慢松静、圆润自如、轻柔克刚、静定制变,与自然和谐相处,如同云一般轻盈,如水般流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