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学书法的故事杨永健的墨迹征程
杨永健书法之旅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从上海收到了来自杨永健的《楷书艺术探索》。一气呵成地阅读完毕,深感他的书法点墨沉稳、笔势纵横,一种流畅自然的美感在记忆中留下了痕迹。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言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并且担任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中韩(日)友好交流中心常委等职务。他是一位国家级高级美术师,也是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篆刻”、“年度最佳篆刻作品”等荣誉的得主。
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杨永健也致力于传承与创新,他参与组织了多个重要展览,如“首届中国名家作品展”,并入选为“中华文化百杰”。他还撰写了几本关于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的著作,如《楷体字形结构探究》、《行草绘境界》、《墨香满园:当代名家行草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风格,还对后人有着重要影响。
杨永健以其独特的智慧融合传统与现代,使他的楷书既显现古典韵味,又不失新意;行草则将自由随性与严谨技艺巧妙结合。这份取舍,是他创作上的智慧所在。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出对艺术形式和内容无限关注。
尽管我没有亲眼见识过杨永健挥洒墨水时的情景,但通过他精心编排的一些作品,我能感觉到他落笔时手腕轻柔,却又力量十足,每一次转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此外,《笔阵图》的那句经典——“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似乎能看到这位艺术家的灵魂被彻底释放出来。
王僧虔曾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句话简洁而深邃,它强调了一种超越凡人的审美层面。在杨永键的世界里,这样的精神实践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诉说着一种内心的声音,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流动。
作为一个忙碌但又富有节制的人物,工作紧张却能找到静心之处,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心态。正如同他的字迹一样,那种宁静中带有的力量,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是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去。(附图均选自《楷書藝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