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猷识理答腊两汉和魏晋智慧的对话
爱猷识理答腊——大显书法造诣高
生于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母奇氏因生皇子而荣升,至元六年(1340年)四月被封为第二皇后。同年六月,惠宗废除了原定的皇储、文宗之子燕帖古思与其母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以及正宫伯颜忽都所出的嫡子真金,因二岁夭折,爱猷识理达腊才能成为大元的储君。他在幼年被寄养于脱脱家中,与脱脱儿子的哈剌章成为了童年的玩伴。在汉文化深厚的家庭氛围下,他启蒙于南人学者郑深教授《孝经》等儒家经典,并在六岁回宫接受惠宗的精心培养。随着年龄增长,他学习了畏兀儿体蒙古文和汉文,最终入端本堂接受系统化的儒学教育,由李好文以太子谕德身份教授。这期间,他还学习了琴瑟弹奏。
关于他的读书生活,当时官员张昱有诗赞道:“端本堂深绣榻高,满前学士尽。星河骑士知唯马,惯识金笺玉兔毫。”在课间时间,有侍从故意带来猎鹰,以此引诱他出去玩耍,但爱猷识理达腊坚持不动,上课后责备近侍说:“此乃读书之所,不应轻视。此事勿再!”他在端本堂的学习持续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李好文上书提议,让他结合《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篇进行学习,以期能将所学实践推行,则可致远平治。此建议深受爱猷识理达腊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