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名人选集邵雍诗文全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以下是邵雍的代表作:
三十年的吟
晴窗日初曛,
幽庭雨乍洗。
红兰静自披,
绿竹闲相倚。
荣利若浮云,
情怀淡如水。
身非天外人,
意众天外起。
春园中吟
春暖游园乃是常,
城中殊不异仙乡。
竹间日日同真侣,
水畔时时泛羽觞。
雨后鸟声移树啭,
风前花气触人香。
林间富贵一般乐,更从其来更不妨。
兴亡吟
孙陈李三人体相似,不用言语已知彼此心事。虽然少有文采,但何须言辞便能传达英气。这不是只靠智慧和才能,这又怎能兼备?非但失去了正道,还加上了一些贪欲。这难道还未完结吗?别人才华横溢,却因为我而显得不足。我顶戴儒冠心存象教,本图心宁然却使心境混乱。不教义理,只教窃盗。这就是闲适的生活状态。
谁将造化属东风,一属东风事莫穷。但当残腊之际先立策略,以待新正之期方可尽功。此刻柳梢借暖浑摇软、梅萼偷春半露红,为何不能追随这份情意在轻衫撩乱少年中的景致?
忽忽闲拈笔,无需多想便能写下佳句;时时乐性灵,不忘景致便可成就美篇。句会飘然得,便无需深思;诗因偶尔成,便自然流淌。一点分明,便如洞见万象。在这里,我总是在思考如何经营我的智慧,使它成为英雄所识摩的一种能力。而即使再多次努力,也只能达到这个程度。不过,我依旧相信,那些最终能够揭示宇宙奥秘的人才终将出现,他们会理解并掌握这些微妙的情感和变化。
太平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但草木百年的新雨露还是那么宝贵,而车书万里的旧山川仍旧让人怀念。那寻常巷陌犹如绕枝低垂的竹子,那取次园亭亦如管弦琴音的人们,都在享受着那份悠长的太平年代。当人们老去而春光依旧,那莺歌燕舞也变得更加温馨和缓。我知道,这世界充满了知识与识别,但真正懂得这两者的珍贵的人却很少善处忧难作,用自己的修养来应对困境。他内心没有外物,只以蛮貊的心态柔顺待人,即使是最为野蛮或粗鲁的人也能获得他的宽容和爱护过宜阳城二首
六国区区共事秦疲於奔命尚难亲,再怎么样杀尽半个世界,也不过关东没有一个朋友罢了。此刻,他站在比干墓前,对着那些曾经忠诚守信的大臣们发誓:“我要做一个忠诚的官员!”然而,在他死后的千秋,他的遗像竟被翻倒成为诽谤子的笑柄不同吟
君子之人,与已非比,小人的行为,与已又如何呢?闻善则喜见贤者而高兴,不闻善而憎恨;见贤则喜赞扬卓越人物,不见贤则怒激烈反对。而君子与小人的差距,就是他们对于善恶、智愚、忠奸等概念所持有的态度完全不同。如果你愿意听我讲述历史上的故事,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我们作为后来的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声音和痕迹去理解过去,从而找到属于我们的位置,就像种植一种特别美丽的小花,它既不会遮蔽其他植物,也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枯萎,而是不断地绽放自己的色彩,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穷达吟
穷不能卷舒达不能舒,这就是“知”的困惑——既然已经知道了什么,又怎样才能实现呢?看吧,看吧,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永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