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风云皇帝的职业教材全军覆没
在现代的眼光下,皇帝不仅仅是一种职位,它更是一项高深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极高,因此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和策略。因此,关于皇帝的职业教育也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虽然有许多文化基础课程由名家硕儒教授,比如四书五经等,但实践环节却常常面临困难。不能让老一辈的皇帝因为退位而错过实践机会,而预备役皇帝又可能缺乏实际经验。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聪明的皇帝提出了创新的想法:编写当皇帝这一职业发展案例,以古代为镜鉴,从中学习如何有效地行使权力。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明代宗朱祁钰编写了《历代君鉴》,这本教材实际上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由林文等臣僚预修,并在宣德五年(1430年)的探花林文参与完成。这本教材应该算作是朱祁钰作为招标人和验收者的角色,由他署名,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情形。
朱祁钰作为一个人物,他生于忧患中。他是明宣宗第二子,因其母亲成分不好,被封为郕王。但他的命运并非平静,他的大哥英宗复辟后,他被推上了登基之位。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俘瓦剌以此要挟朝廷,为绝瓦剌念想,奉命监国的朱祁钰不得不接过了重担,在次年的改元景泰之后,他开始着手处理国家事务。
尽管他起初只是“救火队员”般仓促间接管大权,却似乎对自己的职责充满热情。他重视谦卑、召集忠诚的人才回朝堂。在即将成为真正一线领导人的第四个月里,即景泰元年五月,他下令编制了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速成教材。这部教材出版后,不仅得到了当时官员们的一致好评,而且还帮助其亲信林文升官至左庶子兼侍讲,这足以证明他对这部作品满意程度。
然而,此时尚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完美无瑕的事迹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人性与政治斗争。此外,《历代君鉴》篇幅宏大共计五十卷,每卷都详细记录了一系列历朝历代著名皇帝的事迹,将他们的事业作为榜样来传达给读者。而这样的巨大篇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只能依赖于现有的历史资料进行摘要编辑,如同宋仁宗那样的故事,都来自于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中的摘录,每个故事前都标注“善可为法”,提醒新任的皇帝学习这些优秀范例,同时避免犯错。而每段评价结束,都会附加史家的评论,使这部作品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可以说这是针对未来各类领导者的典型案例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