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为什么不列入正史明末降将如牛毛何其多但唯有吴三桂最令人痛恨为何
明末降将如牛毛,何以吴三桂最为人诟病?公元1644年,李自成之乱,宁远辽东总兵吴三桂应命保京。崇祯皇帝自缢后,他面对义军追兵,无力一战。降或死,是无奈之举,但李自成杀其全家、夺爱妾陈圆圆,吴三桂欲报仇,便投清。
然而,这并非个案。洪承畴、祖大寿、耿精忠等也降清,但唯独吴三桂遭众人唾弃。随着封建政权崩溃,文化思想解放,使人们认识到实事求是,不要信谣传谣。此时文物文献成为分析历史的重要工具,有些人物事件需要重新定义。
曹操被翻案,从贼子转变为乱世英雄,《三国演义》反映了市井文化,而美女英雄则增添戏剧性。在边关生活的安禄山与杨贵妃,他们的故事吸引人心。而关于吴三桂的事迹,其忠君爱国反面教材作用使他成为“冲冠一怒为红颜”,但他全家被杀和背叛华夏,也是槽点之一。
1662年,吴三桂进攻缅甸,要的是永历帝,并绞杀了他。这份斩草除根的手段是另一槽点。他想做清朝沐家世代镇守云南,但在杀永历帝后,被康熙撤藩起兵,最终口号“驱除鞑虏,还我大明”未能动摇人的心思。
所以,在多位明末降将中,只有吴三桂的名声如此臭闻,不仅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受到了后来的市井文化影响,加上楚云飞的话:“军人,要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