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听书免费王更新崇祯皇帝南迁之谜民心尽失的末日
崇祯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希望重振国风。然而,朝内党争依旧激烈,加上民间灾害频发,百姓忍耐力已尽,最终多地爆发起义。明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当时若崇祯皇帝想挽救,他能否直接南迁以救国?历史上有过南迁的例子,但对崇祯而言,最大的难题是他已经失去了民心。
崇祯皇帝曾经并非吊死于煤山,而是在“南巡”,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很多人认为,如果崇祯皇帝真的南迁,他至少能够在南方建立一个割据政权,即“偏安江左”的政权,这在历史上有先例,如赵构和司马睿等人。
如果崇祯皇帝选择了这种道路,其说服力将远超福王朱由崧所建立的南明政权。朱由崧的失败部分原因是他不太受欢迎,而且他的统治期间出现了太子假冒事件。这表明当时人们对他的统治持怀疑态度,并且许多人随后又拥立其他君主称帝,如弘光、隆武、邵武、永历等,这使得南方政治格局分裂且混乱。
尽管如此,这些论点也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即便如此,对于考虑到臣民的心态问题,即使是最理想的情况下,也无法解决挑战性的“民心”问题。
实际上,大明走向最后关头时,就像一艘船只驶向暗礁,它已经失去了海上的指引灯——人民的心。在边关,将领们因被杀而人人自危;朝中大臣与其深仇;士族世家贵族可能既不愿意跟随也不愿意支持;民间老百姓则因为税收压迫和农民起义军的吸引而倾向于背离大明王朝。而这些都意味着,无论如何尝试,都难以获得广泛支持或稳固根基,因此对于是否能成功实施此计划仍然存在巨大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