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里的告老还乡一场历史上的温馨告别
在古老的中国,官员们有着一条特殊的退休之路——告老还乡。《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曾经深入探讨过这一制度,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了解这位高级官吏是如何请求辞去职位,回归故土的。
告老还乡,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请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个人健康和家国情怀的追求。在古代,这一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并发展壮大是在汉朝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唐、宋、元、明清四朝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据记载,当一个官员达到一定年龄,如七十岁,就可以申请致仕,即正式退休。这一规定在后来的朝代中被沿用,并且逐渐松动,对年轻力弱或身患疾病者也允许提前申请退休。此外,如果他们已经积劳成疾,或是身体状况不再适合担任公务,也能提出“告病还乡”的请求。
然而,“告老还乡”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情况下,即使主动请辞,也需要得到皇帝的恩准,如明弘治四年的一则诏令:“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这种自由度让一些有远见的人物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何地结束其仕途生涯。
历史上的范蠡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他辅佐越王勾践,在吴灭越之后,因预见到权力的危险而选择了“告老还乡”,隐居五湖之中。这不仅显示了他深谋远虑,更体现了他对于个人的尊重和生命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因为无心于官场,便会选择提前回到家园,比如晋朝的大臣陶渊明,他向往田园生活,便主动请辞“告老还乡”。张翰更因一日秋风乍起而想起家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从此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与满足,因此也选择了“告老还乡”。
最后,还有一类情况,那就是由于客观条件,比如体弱多病难以承担职责,便会提出申请。但即使如此,有时候还是无法获得皇帝恩准,如张禹这样的人才,被强留在职位上,是一种怎样的故事?
从某个角度来看,“告老还鄉”制度对于人才资源流出与流入之间良性循环,以及促进农村经济文化交流也有所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制度被称作是中国古代官方士绔子的安稳保障之一——既能保证士族家庭财产安全,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当时复杂多变的地理政治环境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