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像一位智慧的母亲在历经元朝灭亡时的无尽痛苦与恐怖之后依然坚韧不拔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像一位智慧的母亲在历经元朝灭亡时的无尽痛苦与恐怖之后依然坚韧不拔发扬光大

张居正,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不仅好色,而且嗜食。据史书记载,他有七位正式姨太太,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他必需摄取各种能增强阳力的食品。饮食与情爱在他身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戚继光守卫登州时,便特意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将其定期送往北京供张居正煲汤享用。据明代文人王世贞所记,张居正喝下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无比,在冬天甚至头顶冒火。此事导致官员们在严寒的冬日,也效仿首辅,一律光头,这成为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吃到如此离奇荒诞的地步,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时凡是官员都擅长于饮食,不吃难以升迁。他就是会吃的官。这并不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只要是官,被请客、被宴会、被应酬、被尊至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味越吃越高,以致于他们能达到极高水平逼迫厨师精益求精地烹饪。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士夫在京城买了一妾,说她曾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上的人,但当他让她做包子,她却推说自己只负责切葱丝。在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也有类似描述:年羹尧因职务变动,其姬妾四散离去,只有一位秀才得到其中一位,她原来是年府专司饮馔的人。她告诉秀才,只不过专门处理小炒肉,每次将前一日晚餐菜单呈交给将军,如点到小炒肉,则需要花费半天时间准备。而且,她解释说,如果要办这事,对方家里每斤肉都以千两计,从何下手?

最后,当那秀才提出要尝试一下时,那个女子笑着拒绝,因为她知道办这件事远比想象中的困难得多。但后来那个秀才找到机会,让村里的赛神会提供猪肉。那女子终于能够展示她的烹饪技艺,并让秀彩先尝试新制备的小炒肉。但结果显示,小炒肉已经吞入喉咙,并且几乎吞没整个舌头,最终使得那个男子委顿在地,无力再行说话。这场面令我们对那些自视甚高、高贵骄傲、一向恣肆奢侈、恣意挥霍的人物感到哀叹,他们最终无法避免堕落。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之所以能发扬光大,或许也就赖于是这些大小官僚们不断提倡并实践美食文化,使之流传至今。如果我们想要评功摆好的话,这些拥有善良习惯的大臣们是否应该算作推动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光绪之前是谁当...
清朝末代太宗光绪帝前任:慈禧太后与光绪之父同治帝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位更迭频繁,每一位皇帝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光绪之前,是谁当了皇位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
宋朝文化与艺术 生活回忆我亲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是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它的文化、艺术和服饰都极具特色。想象一下,那时候老百姓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古籍描述或者现代的...
宋朝文化与艺术 南京三百年明清...
一、明代初期的开创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即有意将首都迁至江南,以此来巩固中央集权和控制交通要道。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迁都至应天府,即今之南京。这...
宋朝文化与艺术 明代科举考试制...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是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和维护封建统治的制度之一。自唐朝开始实行至清末废止,科举制一直是士人登仕途、考取官职的主要途径。在这漫长而复杂的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