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狠明朝哪些人能获赐蟒袍
蟒袍,亦称花衣,由于其上绣有蟒纹而得名,是古代官员的礼服。蟒非龙,只因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龙五趾,因此四爪(趾)龙被称为蟒。又名花衣、蟒服,妇女持有封诰者亦可穿着。此外,在中国戏曲中,蟒袍是专用于特定服装名称,即蟒袍。
蟒袍的款式包括齐肩圆领、大襟(右衽)、阔袖(带水袖)以及长至足部的设计,其下摆衩子周身使用金或银线及彩色绸线刺绣艺术图案。男女式的设计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描述中也有所不同。在古代,被赐予穿戴这样的衣服意味着位极人臣,享受了荣华富贵。
然而,尽管如此,明朝时期并不是官员常见的服饰,它们与飞鱼服和斗牛服一样,是由皇帝特别恩赐给予,并且为了保持这一尊荣,对此类不当行为进行了多次申令禁止,如嘉靖年间就规定:“文武官不得擅自使用蟒衣、飞鱼、斗牛等华异服色”,更早些年的天顺和正德年间,也反复提出了类似的禁令,对违反这些规定的人进行了严厉惩罚。
那么谁能获赐穿戴这种特殊的衣服呢?由于它并不像评职称那样固定标准,不过通常需要是具有巨大贡献并且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才能够获得这份殊荣。例如,在洪武朝时期,有学士罗复仁曾经因为他的贡献而被赐予了一件蟬袍,他据统计可能是明朝第一位获得这样恩赐的人物。
除了罗复仁,还有刘健、李东阳、徐阶和张居正等著名人物也曾被授予过这种特殊礼服。此外,从永乐十五年起,一些藩属国或者北地民族首领也开始接受这样的恩赏。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规则,不是所有“外国元首”或部落酋长都能获得这样的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礼服并不只有一个样式。在史书中记载到的款式包括:盘虫、大红坐虫、斗牛绣虫,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地方会根据身份来决定绣制位置,有的地方只能在两侧,或作补子,或仅仅是在左右袖口,或贴里或当膝。这体现出不同的身份层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全身都是纹样的较为尊贵;另一种则以虫作为装饰,比如补子或当膝,这个要次于前者。而随着时间推移,此类恩赏开始泛滥甚至有人私自佩戴此类装束。
关于明代螢袍还有一个趣事发生。当兵部尚书张瓚去拜访君主时,他似乎穿上了“螢 袍”,因此遭到了皇上的责问:“尚书二品,你怎么敢这么做?”张瓚急忙解释说:“我所穿的是钦赐飞鱼布料,那与螢非常相似。”这是很严重的一次指控,让张瓚感到非常害怕。他赶紧解释说自己所穿的是钦赐飞鱼布料,与螲只不过颜色相近耳。这说明即使在最顶尖的地位,也难免有些误解发生,因为这些礼仪上的差别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