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阶段社会演变蓝玉预言燕王朱棣的历史命运
当我,作为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回忆起那段历史时,我仿佛能感受到蓝玉的心情。他曾是太子朱标的亲戚朋友,与他有着深厚的关系。有一次,当蓝玉从蒙古返回朝廷后,他趁机向朱标提出了他的担忧。他告诉朱标:“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上,每一步都与皇帝一模一样。我观察过他,有天子的气象,你必须小心。” 但朱标不以为然,他认为燕王对待自己非常恭敬,因此不会有所图。
蓝玉见状,只好私下告诫朱标:“我说这些,是因为您对我太客气了,我希望我的话不要成真,更不想被我说中。” 但这番话似乎没有触动到朱标的心。蓝玉,即南直隶定远(今安徽)人,与胡惟庸同乡,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妻弟。在洪武十二年秋,被封为永昌侯,在二十年被拜为征虏大将军,再在二十一年晋升为大将军、凉国公。但后来,由于被疑谋反,他遭到了明太祖的凌迟处死,并株连了一万五千人,这就是著名的“蓝玉案”。
现在回头看,那个时候的人们怎么会预知未来?他们如何面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能导致巨大波动的事情?正如蓝玉那样,他们也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寻找着安全和稳定的道路。而我们站在历史的大河banks,看着那些往昔的人们的一生,一生的选择,我们只能感叹: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