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唐朝历史版图上的十字围徐光启的足迹在小站稻海中舞动

唐朝历史版图上的十字围徐光启的足迹在小站稻海中舞动

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宋太宗赞同他的奏议,并命他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屯田。此后,在元代于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屯种。

到了明代,屯田得到了更大发展。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派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弘治元年(1488),丘浚又提议,将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使斥卤而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由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天津开垦一事:查得天津沿海一带,可树嘉禾,因此设法招垦,将环海荒田地,从静海东至直沽、永平等处,并谕远近军民人等,都要备工本尽力开种,而官给印照,以此作为己业,只有成熟三年后方许收税……

转眼间,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他见葛沽、白塘口诸田尽汙莱,都说斥卤不可耕。他认为地无水则碱,但得水利润,所以在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又陆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

为了适应当地条件,他们采用的是江南围 田耕作办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高所贵”10个字命名,这就是人称“十字围”。围 田的格局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广各1.5丈,有四面筑堤以防水涝,其高厚各七尺,再加上中间沟渠之制,“条分缕析”。这些方法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这不仅展示了当时农作物丰富,也反映出人们对于节约用水和改善土壤质量的认识。

由于从前士兵能够在南方进行灌溉耕作工作,当他们撤离之后,被迫留下来的士兵们被鼓励参与到农业劳动中来,这样做既能增强国库收入,也能减轻战争负担。而徐光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业生产持有积极态度,他不仅研究过改造盐碱土,还总结出了因地施肥的重要性。他分析,即便是那些靠近大江岸边的地块,只要使用合适的手段,可以将其变为宜于栽培粮食或其他作物的地方,而且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周遭区域返潮和降低病虫害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人对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提出建议,比如卢观象提出了一些新的试验项目,如通过官府提供牛犁器具和雇佣劳动者来进行耕作,然后政府再获得一定比例的产量;或者允许愿意但缺乏资本的人垦殖土地,但由官府提供必要设备,一旦收获就按一定比例归还给国家;还有直接让军队参与农事工作,每个人负责4亩土地,每年的产量都需要向国家交出2石;甚至还有像董应举这样的大规模规划,让流离失所的人重新安居乐业并参与到新生的经济建设中去。

最终,这些创新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还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如何处理盐碱化土壤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一致性。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贸易与经济 三忠死节明英宗...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个鼎盛时期,其开国功绩被后世赞誉为“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阶段”。然而,在其统治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
宋朝文化与艺术 南朝宋的和平盛世
南朝宋的和平盛世 一、繁荣的经济基础 在南朝宋时期,尽管北方频繁发生战乱,但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南方地区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这种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
宋朝文化与艺术 天下奇才刘伯温...
一、天下奇才:刘伯温的历史与传奇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位名叫刘伯温的杰出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预知能力赢得了后人的赞誉。正史记载中对刘...
宋朝文化与艺术 金戈铁马下的辉...
一、开端之辉煌:元朝的诞生与兴起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元朝以其独特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在13世纪初期由成吉思汗建立,并在14世纪末期结束。这段时间里,蒙古...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