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朝代排名顺序表下的科场舞弊案唐伯虎的落第之谜
唐伯虎因牵涉科场舞弊案,遭遇逆袭。在那个寒冷的冬日,试卷上的问题如同冰山一样冷酷,只有两份答卷与之相符。程敏政一语中的:“这两份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在场人纷纷耳闻目睹,并迅速传开了这个消息。两人在京城的高调生活,让他们成为众矢之的。为了平息风波,明廷决定对二人各罚五十大板,以此作为结案。
弘治十二年,当时唐伯虎和徐经同船赴北京参加会试。那一年,他们在北京,是一个才子、一个富家子弟,他们以豪放自得其乐而闻名于世。当时他们频繁出入京城,与戏子们为伍,这让许多人产生了嫉妒心。
三次考试后,一则谣言迅速蔓延:徐经贿选主考官程敏政,以此获得试题。此事被告知给朝廷,由大学士华昶提起;孝宗帝下令停止阅卷,再由李东阳审查。这一查实发现,确有徐经拜见程敏政时送去了一些礼物,而唐伯虎也曾请教过程敏政,并赠予他金币。但这些行为不过是礼节所至,不足为罪。
然而,在这背后的政治斗争中,这件事情却演变成了一场更大的阴谋。一位名叫傅瀚的人借机诬陷程敏政,他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来撤去傅瀚手中的职位,从而填补自己的空缺。而真正的事实是,这两个人的答卷从未进入过录取名单,因此证明程敏政并无舞弊之举。
最终,这个真相暴露出来,但已无法挽回损失——唐伯虎不仅失去了他的仕途,还被迫离开了他的学术世界;程敏政则成了官场斗争的一颗棋子,被迫离职;而徐经,那个穷奢极欲、招摇惹祸的人,最终也是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的一生,无疑成为了后世对于富贵不仁者的一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