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7位正直狱官守护法律不轻举骤东厂严阵以待不随意捕人
在那古老而神秘的明朝,东厂确立了一条坚定的准则:守护法律,不轻易抓捕民众。尽管这段时期太监们的权力似乎不可一世,只有王振短暂掌控四年,而刘谨和魏忠贤各自统治三年,加起来不过是十年的独裁统治。但相比之下,整个明朝光辉灿烂的三百多年历史中,太监们的影响力实在微不足道。
每当东厂动手抓人,他们必须先得到皇帝颁发的驾帖,这意味着任何一次逮捕都将留下痕迹,让皇帝了解其行动。在这个制度下,东厂仅能执行逮捕令,并不能进行审问,更不用说拥有自己的囚禁设施。因此,一旦抓住了目标,这些被捕者很快就要交由锦衣卫来处理审判,这让东厂感到无足轻重,从而减少了他们对捕捉他人的欲望。
据统计,东厂的人数从未超过七百人,其中包括一个督主、几个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以及一些辅助人员。这群精英成员都是经过锦衣卫严格选拔出来的一流人才,而非那些得宠于宫廷的小太监。此外,还有一批役长——称作“档头”,以及番役——即“番子”,总计约五百余人,也都是从锦衣卫中挑选出的一线好手。
剩下的则是那些负责文书工作、会计出纳等职责的人员,他们虽然不那么显赫,但同样不可或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在那个时代,即便是最为强大的机构也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又精密的权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