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听明朝那些事儿朱高炽的传奇故事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公元1378-1425年),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仅一年,病逝于北征途中,终年47岁。葬于献陵(今北京十三陵)。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以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喜爱。他喜好读书,对一生嗜武的明成祖而言,不被欣赏。
成祖起兵靖难,将朱高炽留守北京,他以万人之军成功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极为重要,是他在靖难中的最耀眼时刻。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信许以封王争取其归顺,但朱高炽看也不看,将信原封未动送至成祖面前,使反间计失败。
由于体态肥胖、行动不便,他被留在后方,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则随父征战。尽管如此,由于他是太祖亲自选择的世子,其地位稳固。最后成祖还是立他为太子,因为内阁制度和汉族封建社会的长幼有序限制着帝王决定。此外,他没有重大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尤为重要。
次子朱高煦并未屈服,有私心图谋不轨,最终因杨士奇、徐皇后的说情才得以安置。而另一兄弟朱高燧曾密谋杀死成祖,但求情获释。永乐22年7月18日,65岁的永乐皇帝病逝后,其遗体秘密运回京师,由儿子出京迎丧进行平稳过渡。
即位后改年号为洪熙,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赦免旧臣家属、平反冤狱、选贤任能、削汰冗官等措施,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得到缓和。他崇尚儒学,加强科举制度,为北方人考中进士提供机会。此外,他还减免赋税,对受灾地区无偿给予赈济,这些都使洪熙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时期,被誉为“仁宣之治”的开端。
然而公元1425年5月2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宫内钦安殿,被谥孝昭皇帝庙号仁宗,一代仁君称号当之无比。尽管只在位不到一年,但他的政策推行时间较长,为自己即位打下良好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无疑对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