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疆域如同汉唐时期的辉煌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对比呢
探索明朝疆域之“远迈汉唐”:历史对比与行政区划分析
在《明史》中,对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进行了深入的概括,记载着“幅员之广,远迈汉唐”。谭其骧的地图显示,确实明朝版图比汉朝更为辽阔,但却不及唐朝规模。那么古人为何认为明朝疆域要大于汉唐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人所说的疆域范围。
根据历代史书,如《汉书·地理志》和《旧唐书》,可以看出古人认为的疆域即是行政管辖区域。在西汉时期,十三部刺史分统包括司隶、并、荆、兗、豫、扬、冀、青、徐等十三州。而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这些地区被称作“十五道”,其中并不包括西域都护府所控制的小国。
从这些记录来看,《旧唐书》的观点与《汉书》一致,都将自己的治下土地视为至关重要的行政单位。因此,当我们比较不同时代的领土面积时,可以看到各个王朝对自身领土认知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明代而言,其版图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关,南至琼崖(今海南省),北抵云南和朔方(今内蒙古)。这个版图虽然在南北东西距离上接近或略小于汉魏,但是在云贵一带设置省份,使得整个地区纳入到了版图之内。这部分区域,在历史上的军事控制方面可能没有达到同等水平,因此尽管面积相近,但从实际管辖面临来的角度去看,或许会觉得明代领土更加广阔。
总结来说,“远迈”的说法主要来源于这几个方面:1. 明代通过设立布政使司,将云贵地区纳入到正式省份管理;2. 明代军事力量较强,有更多实际控制下的领土;3. 以上述两个因素综合考虑,更能体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范围。当然,从纯粹面积大小来计算,每个王朝都有其独特性,而从战略意义或政治影响力上评估则又另有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