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既是宣德皇帝明朝第五位皇帝而元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则是他不朽的先辈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仁宗之子。他的年号为宣德,自号长春真人。在洪熙元年至宣德十年间,他的统治是“仁宣之治”,被后世誉为文景之后的盛世之一。
朱瞻基幼时便深受祖父成祖和父亲仁宗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被立为皇太孙,并多次随成祖征讨蒙古。洪熙元年即位后,他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等人,一时人才济济。
朱瞻基重视吏治和财政改革,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对内外藩镇进行了调节,使得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他也是杰出的书画家,以翰墨图书著称,其书法遒劲而圆熟,又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各具特色。
在文化艺术方面,朱瞻基推崇儒学,对文学艺术也颇有造诣。他鼓励礼仪制度的修订,同时支持学习汉代典籍,如《尚书》、《左传》,并将其编纂出版,以弘扬经典文化。
然而,在政治上,由于他身材瘦弱,不适应骑马,因此对军事不如父亲亲历过战争经验丰富的人物。但他仍然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并且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在继位前夕,他曾指示:“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心恒愧之。”显示出他谦虚谨慎的心态。
在晚年的疾病中,朱瞻基指定八岁大的儿子朱祁镇为继承人,即后来的明英宗。他去世后,被尊封章皇帝庙号宣宗,其留下的政策和风格被认为是“仁宣之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被历史学家们赞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