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的历代统治与自然变迁
朱棣登基后的历次行动与自然景象的变化
在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进入南京,随着燕军的到来,皇宫中的火光照亮了夜空。据说,在这场浩劫中,朱允炆被迫自焚,而他的下落至今仍成谜。朱棣一声号泣,将马皇后的尸体辨认出来,并对她表示:“傻小子,你为何如此?!”随后,他以天子之礼将朱允炆安葬,这使得建文帝的死亡成为官方历史。
建文四年六月十四日,杨荣提醒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这一建议让朱棣意识到自己应该按照正统的顺序行事。他于六月十七日谒孝陵,然后当天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后更名为成祖)。他重建了奉天殿,并刻制了玉玺。而在十一月十三日,他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然而,在权力斗争中,一些忠心耿耿的人也遭到了牵连。在大肆诛杀和追捕之前,有人曾发起了一系列改革,如减轻税收等,但这些都被取消。此外,一些法律规定也被废除,只要它们与洪武时期有所不同。但一些对民众有利的规定,也因此而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因政治上的误判或是无辜受害,他们或是直接处决,或是流放、贬官、甚至家破人亡。直到明仁宗时代,大部分人的名字才得到平反;而他们的后代则要等到明神宗时才能获得赦免。
此外,还有一些旧臣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不幸遇害。铁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宁死不屈,被腰斩于聚宝门前,而他的家属也同样遭到了惨淡命运。此类事件,让人们看到,当权者对于维护政权稳定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极端残酷,同时也是史书上记载的一段悲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