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自私的是不是朱元璋不做皇帝做木匠明朝奇葩皇帝朱由校
话说古代的皇帝中,有人心之专一,爱好非凡,他们追求个人的兴趣并非皆为坏事,但若影响了国家大计,那便是大忌。明朝中就有一位皇帝,他不仅做着君王的角色,还沉迷于木工艺术,并且还精通此道,他便是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下面我们来探索这位既是一位木匠又是一个奇葩皇帝的故事。
朱由校,即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任皇帝,在位期间不过七年。他以喜爱制作木工艺品而闻名天下,同时他也是一位手艺高超的手工艺人。但遗憾的是,他作为一位领导者,却未能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在他的统治时期,宦官如王安、魏忠贤得势,国政日益混乱。《剑桥中国明代史》评价朱由校“体弱,教育不够,也许在智力上还有缺陷”,这一点在他的行为表现中得到印证。
从小,朱由校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的爷爷神宗更是只顾自己享乐,而父亲光宗早逝,所以当16岁的他继承了江山时,其知识水平并不高。这导致他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令人捧腹的情形。例如一次江西发生叛乱,当地将领平定后向中央报告胜利情况,其中的一句话被太监误解成“逐奔追比”,结果朱由校误以为守军逃跑,将该将士处罚。此外,一次外国使节带来了礼物和奏章,由于朱由校文化水平有限,不懂汉文,便将奏章误认为对方与其谈判交涉,因此愤怒离去,使使节感到困惑。
由于文化水平低下,加上对乳母客氏过分信任,再加上她与宦官魏忠贤之间特殊关系,最终导致朝政完全被魏忠贤掌控。当魏忠贤发现朱由校沉迷于木工活时,便趁机推荐处理政务,这样的状况让国家更加堵塞。
一个喜欢雕刻而忽视民生的君主,如同这个故事中的主角那样,因为偏听偏信宦官,对忠臣妄杀,使整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而在他去世后留下的烂摊子,让接任的崇祯帝难以施展抱负,只能面对已经无法挽回的大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