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瓷器下的拜谒朱元璋为何低头致敬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便命人在北京为元世祖忽必烈建庙祭祀,昭示其对元朝统治地位的尊重。洪武六年,他又在南京创立历代帝王庙,纳入历国君王一同供奉,其中当然包括了元世祖忽必烈。更有甚者,他不仅将元朝开国功臣的牌位置于庙旁,以示并列陪祀。在这庄严而肃穆的场合中,朱元璋恭恭敬敬地前去行跪拜大礼,这一举动无疑标志着他承认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与汉、唐等大一统的朝代齐名。
朱元璋此举深具远见,其实质是体现了一种“天命论”,即认为某些事物或事件是由上天所赐定的,不可违背。这也意味着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调自己新生的政权与历史悠久的大帝国具有相似的正统性。
在推翻蒙古人的统治之前,他可能会怀恨满心,但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他开始考虑如何确保自己的江山万代。他本人起家贫寒,一度成为乞丐和和尚,这样的身份背景让他深知,要想稳固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树立一个新的政治秩序,并使之得到广泛认可。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从低微到高贵,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从谈起。
然而,即便是那群野蛮落后的蒙古人,他们凭借几十万人口竟然能够长期控制中国,这不是说明他们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吗?既然如此,那么现在他们暴虐統治,上天似乎重新选择了新的主宰——就是朱元璋。既然这是上天的旨意,那么四海之内理应臣服于他的领导。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朱 元璋展现出了显著功利主义色彩。他明白要展示出自己作为皇帝的地位,以及明朝作为继承者的正当性,因此必须坚定维护蒙古人的统治乃至“正统”。这样,当他给予 元朝皇帝磕头时,以及经常表达对他们统治的心存感激之情,就变得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