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宋朝东京的第九位皇帝他的统治如同一场盛大的春日风暴席卷了整个国度
他的生平简介如下:
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6月29日),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宋高宗赵构的哥哥,母亲是显恭皇后王氏。他出生于坤宁殿,是一个龙年的孩子。在他八岁时,他被封为韩国公,在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京兆郡王,再在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他受父徽宗之禅即位,当了皇帝,这段时间里他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最终听信奸臣谗言,被迫向金求和。靖康元年的正月,金军渡过黄河,对开封开始戒严,他决定向襄阳逃跑,但最终留在开封坚守城池。
李纲主张整顿军马、团结军民、坚守都城,而白时中、李邦彦则建议避而去。最终,他们决定留下并且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保卫东京抵抗金军。但是在第二天夜里,他们又劝宋钦宗离开,但禁卫六军选择留下坚守城市。
当李纲发现他们改变主意想要逃跑时,他急忙阻止,并晓谕军民说:“圣上主意已定,决心守城。”最后,他们没有成功抵御金人的围攻,被迫向金人投降,并随着父亲徽宗一起被俘北去。
绍兴二十六年的六月十日庚辰(1156年6月29日),钦宗崩殂于五国城,享年57岁,被追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这段历史对于北宋末期以及靖康之变有着深远影响,也是对后世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