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平日里宋朝没事时喜欢收集珍贵物品
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自幼便被宋仁宗接入宫中抚养,以孝顺闻名。历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等职。嘉祐七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次年,即帝位后,他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他还命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治平三年,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四年,被尊谥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他的生父赵允让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因此给他取名为赵曙。在他即位前,他曾多次推辞担任秦州防御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职务。
在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垂帘听政。当时,有些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这导致了两宫之间的矛盾加剧。不过,最终通过宰相韩琦等人的劝解,两宫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
治平元年五月,当时亲政仅半个月,一些宰相提议讨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但最终这件事因为未能解决而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争论。这一事件被称为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治平三年十一月初八,又一次生病,对外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此前,他已经下诏立长子赵顼为太子。但是,由于健康状况恶化,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想要改变的一项制度,即士大夫之女不得嫁给皇帝之女的问题。此后的几天里,他因病驾崩,是為宋英宗。在他的统治期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并且对内政策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疏导河道救灾,以及免除灾民赋税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