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亚洲李屏仁画卷中的江山与时光的守望者
李屏仁,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屏仁,外文名li pingren,国籍中华。1908年出生于杨洲乡大财主家。幼时在家念私塾,15岁入武宁县“凤凰堂”深造。1929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工兵队学习,与刘振亚、李青云等结识,并对党产生了解。
1930年毕业后编入第二十六路军,一直是红军的一员。在宜黄加入党,并参加了宁都起义。这是他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开始。他被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取得的胜利所激励,这个胜利不仅震撼了他的思想,也影响了他未来的行为。
随后,他历经多次战斗,如水口战役、乐安宜黄战役、金溪战役,以及开辟建宁黎川泰宁苏区的斗争。在这些战斗中,他展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和领导能力,为党和红军培养了一大批骨干。
1933年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他受伤,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为党奋斗。他在遵义会议后的长征中担任三十七团团长,在官渡河阻击战中拖延敌人五天,为主力部队的成功翻越雪山赢得宝贵时间。
在绕过贵阳至昆明,再转向金沙江时,他率领三十七团在石板河阻击敌人九天,不断发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精神,最终成功完成任务,被誉为“以少抵多”的英雄。在夹金山下,他率部再次翻越雪山,与全体同志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革命理想与信念不因艰苦环境而动摇。
此外,在盐井坪打五天阻击战以及两河口会议期间,他也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坚定的决心,为确保中央会议召开顺利,对抗敌人的威胁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因身负重伤于1937年3月病逝于29岁,是一位献身革命事业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