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峰书法家有趣的小故事简短版在社会中传唱
我和赵俊峰的相识,更多的是通过电话和微信的交流。2014年2月中旬的一天,美丽晋城“兰花杯”书法美术作品展在山西省美术馆举办。在开幕仪式上,我与赵俊峰相遇,他面容清秀、性格沉稳,字如其人。我记得当时他的作品写的是一件草书。
有一次,赵俊峰打电话向我咨询关于往《笔阵图》发表文章的事宜。还多次在微信里交流,比如启功先生有一件书法作品存在笔误,我们通过微信沟通取得了共识。去年6月,晋城市成立硬笔书法协会,赵俊峰和我约稿;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集》,我的文章放在了卷首。
虽然见面不多,但感觉赵俊峰是一个热衷于书法的青年,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理,而且性情率真、为人谦恭。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古至今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对造就了许多文化名人。我多次应邀到晋城讲学和出席一些书法展览开幕式,对晋城书法有了一些了解。李慧英主席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赵俊峰是晋城青年書家界的一个骨干之一。
从唐楷入手,又浸淫于篆隶,再取二王、张旭、怀素等为师,在创作上取得了可喜成果,《山西日报》等省级报刊也对他进行过专题介绍。他能担任主席及副会长职务,可见他在组织能力方面也有影响力。
写行書不能不寫草書;寫隸書不能不寫篆書。一是源流关系非融合贯通不能游刃有余;二是把草書結體用於行書,把篆書結構放於隸中,则进一步丰富了創作技巧语言。前几年写草多,现在临写行较多,这种现象很正常,一味只写某一种体势久必产生腻烦心理跳出行筆再回头看,便能发现你的行筆已不是原來那般。
林语堂说“诗经就是中国最早的大文学之作”,它以其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而被后世推崇。而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学习传统文艺的人来说,每一次深入研究,都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精神上的升华。而像赵俊峰这样的青年,他们能够坚持下来,不仅证明他们对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这种兴趣转化为行动,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实现。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尊敬并且努力向往的事情,即使是在今天这个快节奏、高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也依然有人愿意停下来,用心去品味这份静谧而又精致的心灵活动,那才是真正的人生态度。而对于那些已经成功成为一位名家或者正在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的人们来说,无论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只要他们保持这一份纯粹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祝愿所有热爱这门艺术的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路,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更多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