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东京原来是大名府
今天,小编要讲一位宋朝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宋哲宗。他的中文名叫赵煦,也被称为赵佣,是北宋第七位皇帝。
在1085年4月1日至1100年2月23日,他的统治时间被后人评价为“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他出生于1077年1月4日,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的第六子。当时,神宗病重,选择了仅九岁的赵煦作为太子,这也意味着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大时代开始了。
高太后出身尊贵,她曾祖是开国将领高琼,而她的母亲则是曹彬之孙女。在她手下执掌权力期间,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她还亲自主持婚礼,与英宗结婚,这种世家与皇室之间的联姻,无疑有助于巩固高氏在宫中的地位。
当神宗去世时,赵煦继承了皇位,由于是只有10岁,所以由高太后垂帘听政。这段时间内,大臣们对立储之事进行了一番争论,其中蔡确和邢恕试图策立二王,但最终未能成功。王珪虽然表态支持立赵佣,但却因不幸遭遇杀害。
到了1085年3月,在大臣们前来觐见时,高太后当众夸赞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并宣读神宗诏书,将其立为皇太子,从而结束了储君之争。随后的几年里,哲宗继续接受教育,由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担任侍读大臣,他们希望通过教育使哲宗成为一个恪守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哲宗来说,这段时间仍然充满挑战。他不得不面对来自旧党的大量反对,以及新旧两派之间激烈斗争。在1093年的元祐八年,当高太后的影响力减弱之后,哲宗才开始亲政。此时,他决定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同时罢免旧党宰相,并起用革新派如章惇和曾布等人,以恢复熙宁变法中的一些政策,如保甲法、免役法和青苗法等。
除了政治上的斗争外,在生活上,对于如何避免少年天子的沉迷声色问题,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大臣刘安世甚至上奏告诫哲象自重,而另一个大臣范祖禹则直接上书要求严格管教。而实际情况显示,被指控的人并不都是无辜,而是在暗中告状者所迫害之人。这场宫廷斗争,不仅考验着个人的品质,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