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穿越唐朝当小姐的物是人非
唐昭宗简介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后改名李敏,再改为李晔,是唐懿宗第七子、僖宗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及殇帝),在位时间从888年至904年,共16年,其生卒年龄仅38岁。昭宗去世后,被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并被安葬于和陵。
早年的经历与即位过程昭宗出生于长安宫中,是僖宗的母弟,他六岁时便被封为寿王。在乾符四年的某个时期,他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等职务。他的兄长僖宗非常宠爱他,因为他曾多次随侍左右,并在艰难的战场上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因此得到了宦官杨复恭的青睐。
文德元年的某一天,当时的太子吉王李保因为年龄尚小,不适合继承皇位,而是由杨复恭推荐的寿王李杰来继承皇位。当时,僖宗已经无法说话,只能点头表示同意,从而使寿王成为新的太子并监国。随后,在少阳院内,由宰相孔纬和杜让能带领人马迎接新太子的到来,这些人对他的体格和英气感到满意。
当僖宗去世之后,遗诏指定太弟嗣位,他将名字从“敏”改为“晔”,成为了历史上的昭祖。他面临着权臣控制朝政的问题,即使表面上对杨复恭表示尊敬,但暗地里却尽量回避与他直接接触,并且与大臣们讨论如何限制宦官权力并提升君主的地位。
由于不愿意完全依赖杨复恭,与其关系渐趋疏远,最终决定铲除其势力。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对于杨复恭收养干儿子的行为进行了一番调查揭露,使得杨复恭失去了兵权,最终逃往商山隐居,但很快又回到长安,被捕并最终处死。这段时间内,也有一个叫做李顺节的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原本是杨复恭的心腹,但最终因背叛而被杀害。
尽管成功打击了宦官势力,但是藩镇问题仍旧存在,这迫使昭宗扩充禁军以应对这些强大的地方势力。他任命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率兵征伐,同时也设立永平军,以王建为节度使助战。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昭宗开始了对于藩镇斗争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