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代皇帝杨侑隋唐英雄2的数据驱动探究
隋朝末代皇帝杨侑简介:从陈王到恭皇帝的故事
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是隋朝的末代皇帝。他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在大业三年(607年)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随着隋炀帝亲征高丽时,他留守长安,并在大业十一年(615年)跟随父親巡幸晋阳,被拜为太原太守,不久镇守京师。
李渊起兵攻入长安后,在大业十三年的五月十五日拥立杨侑为皇帝,大兴殿正式登基,改元“义宁”。然而,这一位名义上的皇帝实际上不过是李渊扶立的傀儡。在义宁二年的三月间,隋炀帝死于江都之变。消息传来,当时称得上是李渊称霸之机已经成熟,他遂于同月十四日逼他退位自行称帝,更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大约降了一个酅国公闲居长安。
去世武德二年的五月十二日(或八月初一日),杨侑遇害(或说病死),仅15岁,被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他的家族成员曾祖父即开国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而他的父亲则是元德太子杨昭和韦妃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隋书》、《北史》等历史著作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提到:“性聪敏,有气度。”并且指出由于年龄过小、家境多难,以及失去领导力,使得四海土崩、群盗蜂起,其生平遭受诸多困难,最终以早逝告终。而对于其作为傀儡君主的一生,也有人批评其未能遵循尧舜之迹,为国家带来了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