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黄梅戏名人徐志远音乐工作者中的诗意翱翔者

黄梅戏名人徐志远音乐工作者中的诗意翱翔者

在山区的童年,文化生活如同星光闪烁的夜空,稀薄而朦胧。徐志远初为乐器寻找,在二胡、口琴、笛子的世界里,他渐渐揭开了音乐之谜。“少年时我喜欢吹竹笛,放假时更是抓蛇,以蛇皮覆盖胡琴。”那时各地演出“样板戏”,岳西剧团扩招,“我几乎是被他们拐带来的。”成绩优异的他,一心向往大学,却遭家人反对。非其所愿,徐志远仍然踏上了剧团的道路,一名鼓手。

为了剧团表演,他逐渐尝试作曲,不料创作出的唱段和歌曲深受演员喜爱,这增强了他的自信。在21岁时,他已经能独立完成作曲、配器、指挥一整部小戏。高考恢复后,徐志远再次燃起留校梦想。在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竞争激烈中,他凭借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安徽唯一被录取的学生。他师从何占豪、刘如曾教授,对于上海音乐学院充满敬畏:“学习氛围特别好,我当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是为自己,更是要把中国音乐带向新的高度。”

毕业后,徐志远选择回归故乡,与黄梅戏结下深厚的情缘。他在1991年的《红楼梦》舞台剧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当代化与传统融合,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巧妙地融入电声音乐和淮剧元素,让宝玉的心理活动层层展开。这部作品获得了较高评价,并使得徐志远荣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8年的《秋千架》更显其独特风格。他将黄梅戏的抒情特点与西洋歌剧和百老汇音乐剧结合起来,为现代戏曲注入娱乐与喜悦。这场实验成就了一种新型艺术形式,而徐志远则成为了这一领域中的“前卫者”、“叛徒”、“继承者”。

除了编写学术著作,如《黄梅戏通论》、《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贡献》,他还参与编辑《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及主编岳西高腔分支。对于黄梅文化以及其发展趋势,他有着清晰的见解:“我们需要创新,要有个性,有地方性,要有更多尝试,更广泛探索。”

至今为止,其代表作品包括黄梅戏舞台劇《紅樓夢》、《秋千架》、《風雨麗人行》、《孔雀東南飛》,黃梅戲影片與電視劇,以及兒童劇等。此外,还曾獲獎於多個重要獎項,如中國文聯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優秀音樂創作獎等,並榮獲多個集體獎項。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啊我们换个地方...
重启之旅:逃离的呼唤与新篇章的探索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有的人可能会选择放弃,沉浸在现状中,而有的人则会勇敢...
宋朝文化与艺术 石榴之夜我将在...
情感的预告 石榴by我将在今夜吻你,预示着一段感情的开始。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情感的宣言。音乐中的每一个旋律,都像是对未知爱情的一种期待和渴望。 爱情的诞...
宋朝文化与艺术 夜夜流光相皎洁...
汉光武帝刘秀,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皇帝。他不仅才华横溢兼具文武双全,更以宽广的胸怀著称。在昆阳之战中,他洞察人心,慧眼识人才,从平凡的士兵、百姓中提拔了二...
宋朝文化与艺术 中国文化与中国...
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艺术形式的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为中华民族塑造了深厚的人文精神。从原始部落时期到封...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