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黄梅戏之魂徐志远与旋律共舞

黄梅戏之魂徐志远与旋律共舞

在山区的童年,徐志远以二胡、口琴、笛子为伴。中学时代,他偶尔会剥蛇皮蒙胡琴。当时各地演出“样板戏”,岳西剧团扩招,他被卷入其中。尽管成绩优异,家人反对他从艺,徐志远还是“无心插柳”加入了剧团,成为了一名鼓手。

为了剧团表演,他开始尝试作曲,不料作品深受演员欢迎,这增强了他的自信。在21岁时,他独立完成小戏的创作。随后恢复高考念头,他梦想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但竞争激烈,只有华东8个名额。他通过层层考试,最终成为安徽唯一被录取者,在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何占豪、刘如曾教授。

毕业后放弃留校机会,徐志远回到岳西,以专业黄梅戏作曲为目标。1991年的《红楼梦》是他重要作品之一。在创作过程中,他融合电声音乐和淮剧元素,使宝玉的心理活动更为细腻。这部戏获得较高评价,并赢得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

1998年,《秋千架》再次证明了他的创新能力。他结合黄梅戏抒情特点,并借鉴西洋歌剧和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色,为当代戏曲注入娱乐与喜剧性。这成了中国地方戏与音乐剧结合的试验,让徐志远成为了“前卫”的代表,被视为继承者中的叛徒。

除了创作工作,徐志远也进行学术研究,其主要论著包括《黄梅戲通論》音樂章節、《試論程長庚對京劇音樂的貢獻——兼及皮黃腔在安徽的合流》、《黃梅戲角色的音色造型》等,並擔任《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責任編輯、岳西高腔分支主編。

其主要作品涵盖舞台劇《紅樓夢》,影片《徽商情緣》,電視劇《貂蝉》等,以及兒童劇《男子漢行動》。獲得多個獎項,如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次)等,是一位享誉业界的黄梅戏音乐工作者。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明朝那些事tx...
在这三座九龙壁中,每一处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首先,位于北京故宫的九龙壁,是宁寿全宫皇太极门前的照壁,这是一件宏大的建筑艺术品,它宽29.4米...
宋朝文化与艺术 什么叫艺术形式...
你我他:聊聊那些动人的艺术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艺术形式”这个词,但有的人可能并不清楚它具体指的是什么。今天,我就带你一起来探索一下这美妙的概...
宋朝文化与艺术 人文典故精华古...
什么是人文典故? 人文典故,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经典作品和思想,还包括民间故事、风俗...
宋朝文化与艺术 施耐庵水浒传作...
施耐庵,一个在元末明初的中国汉族人,出生于江苏泰州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的舟人之子。他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又被称为耐庵。施耐庵在13岁时入私塾...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