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㬎宋朝灰姑娘的自然造化
赵㬎(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是南宋第七位皇帝,于1274年8月12日至1276年2月4日在位。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
赵㬎生平
他在父亲度宗去世后,由祖母谢太皇太后和母亲全太后的垂帘听政。在贾似道的扶持下,他登基做皇帝,年号德佑。当时蒙古帝国的大军已经得到了中国北半部,并且控制了最重要通道襄樊城。元军随后渡过长江向南宋首都临安进发。
尽管朝廷求和,但元军继续推进,最终占领了江东大半地区。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的夏天,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赵㬎出城向元军投降。
晚年的赵㬎被封为瀛国公,在忽必烈的支持下,他出家当僧人,以法号和尊学习藏文,并翻译了一些佛教著作。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写出了《在燕京作》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判。
1323年四月,赵㬎因触犯元朝,被赐死于河西。这段历史经历了许多悲剧性的事件,最终导致了南宋王朝灭亡。在这场历史变迁中,赵㬎作为一个孩子般的人物,其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但他的个人故事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情绪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