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梅戏传奇徐代泉的旋律之声
徐代泉,安徽黄梅戏音乐的翘楚,他的家乡是庐州,但他成长于庐剧的旋律中。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考入了安徽省艺校。那时,他对庐剧的热爱远超黄梅戏,但在毕业前夕,当他准备展现才华时,学校却宣布撤销庐剧专业。徐代泉虽然感到迷惑,却被学校领导的话深深打动:“我们要为庐剧留下一个种子。”然而,这个种子没有机会发芽。
经过30多年的等待,1993年省艺校终于招收了一个新的庐剧班。但为了尽快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决定转向这门艺术。他通过记谱与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黄梅戏曲目,并最终成为教材中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他的创作生涯充满挑战和激情。当他陷入写作困境时,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工作中,不分昼夜。而当作品完成后,那份满足感则是难以言喻。在演员录音完毕后,用音响细听自己的作品,他常常会流泪悲伤,因为那些歌词所蕴含的情感触动了他的心灵。
一生中,徐代泉致力于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在本校担任教授,还客座教授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即便退休,也从未闲着。他为60多部教学剧目编写过曲目,其中包括多种中国传统乐器,如黄梅戏、庐剧、京剧等。此外,他还曾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工作,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人,徐代泉创建了许多经典之作,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以及《祝福》,这些都是他对黄梅戲音樂電視劇贡献的一部分。在退休后的今天,他仍然担任着中国戲曲學院和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一职,为新一代艺术人才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