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遇秋黄梅戏史论研究者你知道她是如何将女驸马的故事通过歌词传承下来的吗
桂遇秋:黄梅戏史论研究者,追踪女驸马歌词的传承之旅
自195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桂遇秋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从事黄梅戏艺术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他的成果丰硕,共发表了200余篇论文、散文和三百余万字的作品。他不仅创作改编了多部黄梅戏,还主编撰写了《黄梅采茶戏志》、《五祖寺》等著作,并且对《陈姑追舟》进行了改编,将其收入《湖北曲艺音乐集成》。
桂遇秋深入探索民间文学与黄梅戏的历史渊源,他走访了与黄梅戲有亲缘关系的采茶花鼓等28个剧种的480多位老艺人,并查阅了一大批文献资料。在50年的时间里,他自费抢救挖掘搜集了305本传统剧目,其中20多个为稀世孤本。他整理校勘后结集出版,为人们提供了一份完整系统地反映 黄梅戏发源地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此外,他还受到了国家文化部等三部委嘉奖,并被包括在中国第三次黄梅戏学术研讨会上给予充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