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孙怀仁黄梅戏女驸马在社会舞台上的艰辛与辉煌

孙怀仁黄梅戏女驸马在社会舞台上的艰辛与辉煌

我,孙怀仁,从1950年考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开始了我的表演之路。在那里,我接受了严格的训练。1958年,那位传奇性的京剧巨匠梅兰芳来到了安徽,与我们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当时,她主演的黄梅戏《打焦赞》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她饰演杨排风一角的精彩表现。那时候,她还亲自指导我化妆,让我学会挑花线的动作,这些经历至今仍然让我铭记在心。

进入黄梅剧团后,我扮演过各种角色,从花旦到刀马旦,再到彩旦、老旦和娃娃生。我也曾有幸与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家合作,为他们当配角,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980年,我进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行进修。在那里,我系统地学习了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并且经常自己编写剧本、自导自演,与同学们互相学习,氛围热烈。一年后回归剧团,就参与了一场赴港巡回表演节目,第二年的工作之一便是排练《龙女》这部作品。在选择 演员时,我们发现马兰她的个性、形象和扮相都非常出色,最终决定由她饰演龙女。这也是孙怀仁为导演而定下的一部作品,而之后又继续执导了《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些三部作品被称为“马兰三部曲”,实际上,也是我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作为一名从表演出身的导师,我最清楚什么样的支持能帮助一个好看或不擅长人物分析的小伙伴们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而对那些需要更多引导才能塑造完美角色的小朋友来说,更是如此。我在舞台上既是一面镜子,又是一个知心朋友,对于如何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角色,有着独到的见解。

退休后,即使不再站在舞台中央,但我的思绪依旧绕不过去,是关于黄梅戏艺术未来的思考。我坚信,要想让黄梅戏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始终不忘初心,不忘观众需求。要让观众能够轻松步入我们的剧场,舒适地坐下来,并愿意投入情感去体验。当然,我们也应该鼓励创新,但切不可背离根基,不可丢失传统中的精髓。在讨论黄梅戏未来发展的大棋局上,我——孙怀仁——正处于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关键位置,无论是在跟随前辈严凤英、王少舫学艺,或是在给接班人如马兰、吴亚玲提供指导,以及在小梅花排练中贡献力量,都承担着启迪新一代人的责任。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中国古代诗人李...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李白是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他以其豪放、奔放的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而著称。然而,在探讨他的文化背景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与湖南省...
宋朝文化与艺术 同事间的情谊办...
在繁忙的现代企业中,人们往往被视为工具而非人。然而,当一位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时,他或她将更加投入于工作,并且对公司产生忠诚之情。这便是企业文...
宋朝文化与艺术 哪些因素使得某...
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艺术无疑是最为独特和多样化的领域。从古老的雕塑到现代的数字艺术,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当代的街头涂鸦,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声音和意义。...
宋朝文化与艺术 传承往昔探索中...
传承往昔: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文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数千年的历史沉淀,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为...

强力推荐